全国咨询热线:
昨天,贝壳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,将收购圣都家装100%股份,总价不超过80亿元,交易预计将在2022年上半年全部交割完成。
2015年,链家与万科共同成立了万链,万链的初衷是既To B也To C,也就是说,既给开发商做装修交付,也可以直接给普通消费者做装修。不过,最终这个由万科和链家强强联手的理念,并没有实现1+1>2的效果。
贝壳并没放弃对于家装行业的布局。2019年,贝壳就以子品牌被窝再度试水,并在2020年的新居住大会上推出了家居服务平台“被窝家装”,此举宣告贝壳郑重进入家装行业。时间到了昨天,贝壳宣布对圣都家装的收购,更被视作“吹响了进攻的号角”,贝壳新任董事长兼CEO彭永东也将此举称作是在“翻越第二座山”。
总部落地在杭州的圣都家装始创于2002年,主营业务为整装模式的家庭装修服务,在2020年的数据中,圣都家装是全国整装销售额第一。经过19年发展,圣都家装已经是华东区域知名家装企业,业务覆盖国内7省、直辖市。
据了解,2020年圣都家装营收和合同金额分别为33亿元和40亿元。在此基础上,圣都家装制定了“三五规划”,第一个“五年规划”是以直营店深耕长三角,开到200家店,2024年实现业绩破100亿。
事实上,早在今年4月,被窝家装就已经落地成都。有知情的人说,被窝家装已经成立了自己的智研团队,从定位上来看,标准较高。
布局家装行业的头部企业中,贝壳并不是第一家。除了早在2015年就与链家联手的万科外,在互联网+的时代背景下,互联网家装曾是红极一时的风口项目。
来自克而瑞地产研究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5年有超过200家互联网家装企业存在,整体产值快速地发展壮大。这一模式中,有一个比较著名的跨界形式是——以万科的万链、碧桂园的橙家以及绿地诚品家为代表的房企旗下互联网家装平台,依靠母公司房企在供应链上的采集优势,和完善的用户服务体系,成为了彼时互联网家装领域的生猛力量。
从2019年开始,楼市进入横盘时代,更多的房企就试图将目标锁定在家装行业,如何让蛋糕变得更大,来实现业绩增长成为了一个问题。
在成品房大力实行的当时,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兄弟,加上占据了万亿市场的盘面,家装行业被多数业内人士看好。
明源地产研究院曾做过一个测算,将当年的存量住房和新房的装修叠加,发现家装是依托在住房市场上的重复消费、持续更新的常青藤行业,整个市场超过2万亿级。
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发布的“2018中国建筑装饰蓝皮书”指出:“住宅装修装饰全年完成工程总产值1.91万亿元,增长率达到7.3%。公共建筑装修装饰完成工程总产值2.03万亿元,增长率为8.1%。”似乎,装修行业是一个契机。
摆在装修行业面前的事实却是,整个行业虽然规模大,但比较零散。以贝壳收购的圣都家装为例,即便已经是整装销售全国第一的成绩,40亿元的销售额,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也仅仅停留在0.4%左右。数据背后,是机遇,但也充满了挑战。
链家、万科、碧桂园和绿地等,算得上是探索家装行业的先行房企,而贝壳声势浩大地带着被窝家装重来,则被视作家装行业这个风口被正式掀开。
除了贝壳的被窝,今年1月,龙湖公布了全新的品牌——塘鹅,打开了龙湖房屋租售、房屋装修的新航道,今年5月10日,龙湖集团全新智慧总部正式启用,这个崭新的地标,正是由塘鹅美装修着手打造。现在,塘鹅美装修的身影已出现在医院、养老、酒店、商场、写字楼、连锁餐饮、售楼处、租赁住房、幼儿园等诸多高环保要求的场景,也是龙湖“空间即服务”的重要一步。
家装+的另一种方式来自于房企和家装头部企业的联手。2018年底,当代和亚厦举行了璞誉项目装配式装修合作签约仪式,二者将携手以装配式内装技术把璞誉项目打造成一个高科技、高品质、全绿色、无污染的国内首个装配式装修高端成品示范项目,这也是成都首个“无甲醛的装配式项目”。
今年4月,国美推出家居家装平台“打扮家”APP和BIM智能装修平台,国美的创始人黄光裕甚至亲临现场为其站台;一个月之后,百度也发布名为“装馨家”的互联网家装平台;另一方面,家装建材交易平台小胖熊等企业完成融资。
从互联网+家装的模式,行经至此,家装+打开了更为丰富的探索空间,房企借此探索更多场景,而互联网公司则通过平台优势,将传统行业真正的完成线上化。
家装行业是风口吗?答案早就已经被各大企业敏锐捕捉到,但这个行业自身的短板,比如服务链质量的参差、供应链的差异化、施工流程进度的不透明等都是触发消费者和商家争议的巨大痛点。贝壳的创始人左晖生前常说“做难而正确的事”。巨大的蛋糕面前是重重困难,这不仅是贝壳的第二座高山,龙湖、国美、百度等,都在这座大山面前,掀开风口是第一步,改变行业现状的第二步,是留给这些巨头们思考的下一个问题。